衛生間漏水、滲水,是一個非常惱人的現象。因此,做好前期的防水環節至關重要,今日果子為咱們帶來超全的防水百科,趕忙看看吧~

  防水做法

  1、地上處理

  衛生間的地上標高規劃應比室內低20~50mm。地上向地漏處排水斜度一般為2%~3%。衛生間回填、找平時,應以地漏為中心向四面方向輻射,找準斜度,用刮尺刮平,抹面要求平整,表面無坑、無縫隙,不起沙,以不積水為準。

  2、墻面處理

  墻面處理上要做大約300mm高的防水涂料,以防積水滲透墻面返潮。如果衛生間有淋浴房應將防水做1800mm,如果有浴缸,與浴缸相鄰的墻面防水高度應比浴缸高300mm。

  3、管線根部加強防水

  地漏,墻角,管跟等接縫處,要使用高彈性的柔性防水涂刷,因為衛生間的墻與地上之間的接縫處會移位最簡略滲水。管根部分用密封膏封嚴,水泥抹滑潤護腳后,刷防水涂料時貼玻璃絲布加強層1~2層。地漏附近采納相同措施。

  4、聚氨酯防水涂膜厚度

  聚氨酯防水涂膜總厚度要求1.5毫米以上,不能靠遍數決定。管根、墻角加強層處先刷,常溫4h表干后,再大面積涂刷、涂刮,不得有漏刮,鼓泡現象,大面積涂刷24h固化后涂刷下一層。

  5、防水實驗必定要做

  在衛生間施工完畢后,將衛生間的一切下水堵住,并在門口砌一道25厘米高的“坎”,然后在衛生間中灌入20厘米高的水。24小時后,再檢查四周墻面和地上有無滲漏現象。這種24小時的防水實驗,是保證衛生間防水工程質量的關鍵。

  防水重點誤區

  1、盡量避免在墻面打眼

  對于一些毛巾桿等五金件,在墻面打眼的厚度不能超過2厘米,否則簡略損壞墻面的防水層。必須在墻面上開槽改動管道時,應在槽的內壁上仔細涂刷防水材料,避免日后冷凝水滲出墻面。

  2、不要隨意改動管道規劃

  否則簡略引發日后的漏水。盡量不要長距離移動供水管線。管線越長,發生缺點的幾率越大。最好不要隨意改動馬桶的位置,否則極易為日后的滲漏留下危險。

  3、衛生間的陰角做接縫處理

  衛生間陰角,要做一至兩層增強聚酯布接縫處理,避免防水層開裂漏水。別的,管道聯接處可以用輕體磚來砌包立管,并且立管的陰角處相同要鋪貼無紡布避免滲水。

  4、嚴峻按序施工

  為避免墻角縫隙漏水,應嚴峻講究鋪貼衛生間墻磚和地磚的次序。應該先鋪墻磚,在接近地上的當地留下畢竟一排先不鋪貼,當防水和地磚全部鋪裝好,頂到墻面之后,再鋪好剩余的墻磚。

  5、不同質料的管道不能聯接使用

  兩段由不同化學質料制成的管道,即使在熱熔之后用外力將其揉捏在一起,等凝結之后,仍是會有縫隙存在,畢竟引起滲水。